西洋參的種植前景和種植效益

西洋參的種植前景和種植效益

西洋參是名貴中藥材,除了氣候條件適宜外,種植西洋參還要有較高的技術和充足的時間和資金,形成一定規模,有了良性循環,應該是能見到高效益的,總體說來西洋參種植還是一定的前景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西洋參的種植前景和種植效益吧!

西洋參的種植前景

我國過去應用西洋參,一般依賴進口,引種栽培西洋參是近30多年的事情,20世紀40年代江西廬山植物園曾從加拿大引種西洋參獲得成功,但未推廣,直到70年代我國再次引種西洋參,并分別在北京、吉林、遼寧和陜西等有關研究及生產單位試種,于1980年獲得成功。

西洋參的種植前景

我國醫學科學院藥用研究所于1980年首次在吉林集安一參場推廣種植,4年收獲西洋參馬最大但株重達105克,皂苷含量5.44%,而后又先后在北京(懷柔)、河北(諑州、定州)、湖北、陜西、山東、湖南、山西以及內蒙古等地推廣種植,加上東北原人參產區試種西洋參成功,全國西洋參栽培面積已達400萬平方米,已形成東北、華北、華中、康滇、(包括地緯度高海拔山區)四大培養區,合十幾省、直轄市、幾十個縣、上百個栽培場,目前國產西洋參不僅可供國內需求,而且還可以出口創匯。

西洋參的種植效益

西洋參生長期一般為四年,通常按四年一個周期計算,剛開始種植投入較高,如果種植得當,畝效益比種植傳統農作物要高出許多。從近幾年情況看,市場投入在10000-15000元左右,由于材料可連續使用這一特性決定了西洋參種植戶一旦介入后,不易撤出。普通種植戶西洋參畝均產量基本穩定在400-600公斤左右,部分種植戶經驗豐富、精心管理、技術全面,畝產量可達800公斤左右。

與《西洋參的種植前景和種植效益》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爱爱片|五月天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