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掛金鐘的養殖方法(3)

倒掛金鐘的養殖方法(3)

秋涼后,可將太長的枝條剪短,過密的枝條疏掉,使其促發健壯的新枝。每次修剪后都應減少澆水量,待新芽長出后,再逐漸增加澆水量,再轉入正常管理。再者倒掛金鐘花后可摘心,條件適合的,摘心25天后,新梢又可以開花,一般有養花經驗的人利用它的這一習性調節花期,讓其陸續不斷地開花。

多年的老株對高溫敏感性強,怕熱,抗性差,容易落葉和開花不良,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弊病最好是每隔一年培育新株菌養,新株健壯抗性強,炎夏不落葉,開花多而好,這是菌養倒掛金鐘的一項積極有效措施。

倒掛金鐘的養殖方法

倒掛金鐘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曬。生長適溫15--25c。冬季溫度不低度于5℃。夏季溫度達30c時生長極為緩慢,35℃時大批枯萎死亡。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度。

倒掛金鐘宜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為了使倒掛金鐘葉茂花盛,在日常的養護管理中應注意:

1、換盆與翻盆:扦插成活或播種后的幼苗,都要經小盆到中盆到大盆幾次的換盆。其植株在每年春季或秋季萌芽之前需翻盆1次,基質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加沙質壤土加腐熟的有機肥料和磷肥均勻混和,而不需施加基肥,以免爛根。

2、施肥:因倒掛金鐘生長快,開花次數多,故在生長期間要掌握薄肥勤施,約每隔10天施1次稀薄餅肥或復合肥料,開花期間也應每月施1次磷、鉀為主的液肥,但高溫季節停止施肥。施肥前盆土要偏干;施肥后用細噴頭噴水1次,以免葉片沾上肥水而腐爛。

3、溫度:倒掛金鐘生長的溫度為10~28℃,夏天的溫度不能超過30℃,因此夏天應做好降溫工作;冬天要求陽光充足,培養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就會引起凍害,必須采取保溫措施。另外,無論冬天或夏天都要注意通風。

與《倒掛金鐘的養殖方法(3)》相關的文章:

  •   倒掛金鐘花圖片

    倒掛金鐘別名燈籠花、吊鐘海棠。多年生半灌木,莖直立。高50-200厘米,粗6-20毫米,多分枝,...

熱門文章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爱爱片|五月天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