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的毒性是指哪些方面

中藥材的毒性是指哪些方面

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毒性反應與副作用不同,它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西漢以前是以“毒藥”是作為一切藥物的總稱?!吨芏Y•天官》曰:“醫師聚集藥以供醫事。”《素問•臟氣法時論》說:“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

古代毒藥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藥食分離在認識上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時對藥物的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還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籠統稱為“毒藥”?!抖Y記》謂:“君有疚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從上述記載中可以著出,當時服用藥物是具有相當危險性的事,故人們只能采取比較慎重的態度。

東漢時代,《本經》提出了“有毒、無毒”的區分,并謂:“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內經》七篇大論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論述。從毒藥統稱到有毒無毒的區分,反映了人們對毒性認識的進步。東漢以后的本草著作對有毒藥物都標出其毒性。

有毒藥物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比較接近或相當。因而治療用藥時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應。無毒藥物安全度較大,但并非絕對不會引起中毒反應。人參、艾葉、知母等皆有產生中毒反應的報道,這與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等有密切關系。

毒性反應是臨床用藥時應當盡最避免的。由于毒性反應的產生與藥物貯存加以炮制、配伍、劑型、給藥途徑、用量、使用時間的長短以及病人的體質、年齡、癥候性質等都有密切關系。

有毒藥物偏性強,根據以偏糾偏、以毒攻毒的原則,有毒藥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藥物治療惡瘡腫毒、疥癬、麻風、瘰疬癭瘤、癌腫等積累了大量經驗,獲得肯定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獻中有關藥物毒性的記載大多是正確的,但由于歷史條件和個人經驗與認識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錯誤之處。如《本經》認為丹砂無毒,且列于上品藥之首;《本草綱目》認為馬錢子無毒等。

我們應當借鑒古代用藥經驗,亦應借鑒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更應重視臨床報道,以便更好地認識中藥的毒性。

與《中藥材的毒性是指哪些方面》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爱爱片|五月天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