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園褐斑病的發生及防治

桑園褐斑病的發生及防治

桑褐斑病又稱爛葉病、焦斑病、爛斑病等,是桑樹葉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云南省的鶴慶、祥云、沾益等主要蠶區均有發生,是目前危害云南省桑園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病原:桑褐斑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黑盤孢科粘格孢屬真菌。病斑上的粉質塊實際上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盤,淡紅色稍帶粘性的粉質狀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二、病癥:桑褐斑病只危害葉片,以嫩葉發生較多,病斑呈現于葉片的正背兩面。發病初期,葉片正背面都可見到針尖大小的水漬狀斑點,病斑周圍葉色稍變黃,迎光看輪廓十分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形成近圓形的茶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如果受葉脈的限制便形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發病后期病斑直徑約2一10毫米,病斑邊緣色較深呈暗褐色或茶褐色,中央呈淡茶褐色或灰色,并散布小點狀白色或淡紅色的粉質塊,略作環狀排列,這種粉質塊在同-病斑的正、反兩面都存在,最后變成黑褐色殘留在病斑上。晚秋發病的病斑周緣通常有紫褐色暈,葉脈被浸染也變成紫褐色,葉背更為明顯。當遇到天氣多雨多濕時,病斑吸水膨脹,隨即腐爛穿孔。遇干燥天氣病斑中央往往開裂。嚴重發病的葉片上,許多病斑可相互連接成大病斑,不久葉片枯焦,形成“焦斑”或“爛葉”而脫落。如葉柄、新梢發病時,則呈黑褐色、長形略凹陷的病斑。

三、浸染循環及發病規律

1、浸染循環:桑褐斑病病原菌主要靠落地病葉上的分生孢子盤越冬,但病葉霉爛后病菌也隨之失活而不能越冬。上年病原菌如浸染新梢,則以菌絲體在枝條病斑上越冬。當第二年春季環境適宜時,落地殘葉上的分生孢子盤和新梢上的病斑處都能產生分生孢子,并通過風、雨水或昆蟲傳播,引起初侵染。一般病原菌孢子入侵后8一10天,即出現病斑,再通過4一5天,病斑上又產生粉質塊,形成 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再次浸染。在整個桑樹生長季節內,如果氣候條件合適,即可引起多次再侵染,不斷擴大危害,甚至發生病害流行。

與《桑園褐斑病的發生及防治》相關的文章:

  •   蟑螂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說起蟑螂大多數人都很討厭它,怕被它咬傷,卻不知道這種讓人討厭的蟑螂也有它的自身的價...

  •   金蟬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金蟬對于很多人的印象應該就是知了了吧,大家都見過知了但是卻不見得都吃過。這一個外表...

  •   蟑螂的藥用功效與作用

    蟑螂大部分人都很憎恨,但很少有人知道,蟑螂的藥用功效與作用也不小,運用得當,蟑螂可...

  •   果蠅的危害有哪些?

    果蠅廣泛地存在于全球溫帶及熱帶氣候區,由于其主食為酵母菌,且腐爛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

  •   螞蚱吃什么食物?

    螞蚱是蝗蟲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的昆蟲,種類很多,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

熱門文章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爱爱片|五月天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