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的雅稱 人參的生物學特征

人參的雅稱 人參的生物學特征

人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于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人參的雅稱有哪些,人參的生物學特征是什么。

一、人參的雅稱知多少

人參的雅稱

人參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古代人參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圓參、黃參、棒槌、人銜、鬼蓋、神草、土精、人葠等。

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

二、人參的植物特性

人參的植物特性

人參植株高33~66公分,莖單一,直立,圓柱形,光滑無毛。葉掌狀復葉,有長柄,基部葉最小,小葉橢圓形,邊緣細鋸齒,表面綠色,沿葉綠有稀疏毛。

人參的傘形花序單獨項生,小花有4~40余朵,淡黃綠色。莖的下端常分又,頂端有根莖,俗稱蘆頭。

三、人參的生長特性

人參喜冷涼、半陰半陽之處生長,耐寒,忌強光直射。栽培時需搭設蔭棚。參畦以上午8時前和下午6時后進陽光適宜,中午強光直射則會造成參葉焦枯。適宜在25℃以下氣溫中生長。

森林腐殖土最適宜裁參,農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豬糞、堆肥等涼性肥料也可種植,要求柞、椴、棒等闊葉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

農田栽參,前茬以種過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麥等地為好。根莖類作物為前茬不佳。栽種過人參的土地短期內不宜再栽參。

與《人參的雅稱 人參的生物學特征》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爱爱片|五月天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