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高效養殖技術(2)

梅花鹿的高效養殖技術(2)

種用價值高的和生產性能高的壯年公鹿應單獨設舍或擴大活動面積。三壁式鹿舍的房前檐距地面2.1~2.2米,后檐高度為1.8米左右。棚舍后墻留有通風窗,春、夏、秋季打開,冬季封嚴。鹿舍內的地面應前低后高,最低點應比運動場高3~5公分,以防前檐滴水流入舍內。墻壁應留有后窗,無前墻,寢床可用木板寢床,保溫性能好,也可用磚、水泥磚鋪地或用石灰粘土、砂礫三合土夯實。運動場地面有磚鋪、水泥、砂壤土等幾種,最好以三合土或粘土作基地,然后再在其上加鋪含沙較多的泥土,使鹿群不易挖掘,這種地面的排水性也較好。產圈建于鹿舍的-側或-角,冬天保暖,夏天防曬,面積以6~10平方米為宜。另外還有圈門、隔柵、通道、圍墻。

鹿群喂飲設備包括料槽、水槽,鹿場還需要建飼料加工調制室(主要設備有料箱、泡料槽、鍋灶、水箱、粗飼發酵間、飼養人員休息室)、精料庫(以存放3~6個月的精飼料量為宜)、粗料棚(儲存干樹葉、干草、豆莢和粉碎后的農副產品)、青貯窖和常用機械設備。

三、鹿的飼養管理

完全圈養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飼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飼料1200~1500千克,需飼料面積0.1~0.2公頃。

1、以青粗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配合飼料時應以青綠多汁飼料和粗飼料為主,盡量利用本地價格低、數量多、來源廣、供應穩定的各種飼料,以降低成本。

2、合理搭配飼料。鹿在不同時期,對營養的需要有所不同,如公鹿在配種期、生茸期營養需要比母鹿多,母鹿在妊娠期、哺乳期營養需要更多。所以在飼養過程中,應提前作好飼料的供應計劃,認真地進行飼料調制,腐爛、發霉、有毒的飼料堅決不能喂。

3、定時定量飼喂。飼喂次數要相對固定,每天定時、定量喂給多類飼料,每次喂量要適當,如果喂量不足,喂后不久鹿又饑餓,不但不能安靜休息,也影響鹿的消化機能,所以不要忽多忽少。鹿具有發達的視、聽、嗅、味等感覺器官,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異常敏感,因此,建立鞏固的飼喂條件反射,對提高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具有特殊意義。在養鹿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飼喂的時間、順序和次數,不能隨便提前、拖后和改變。一般情況下,飼喂時間隨季節而變化,但應保持相對穩定。飼喂順序在圈養方式下,以先喂精飼料后喂粗飼料為宜,飼喂次數以每天3次為宜,冬季白天2次,夜間1次。

與《梅花鹿的高效養殖技術(2)》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爱爱片|五月天激情小说